智谷科技 新闻中心

碳中和!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行动!

发布时间 :2021-0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意味着到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任务。

早在国家启动碳交易试点伊始,湖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2011年,湖北和北京、上海等七地,获批开展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4年,湖北碳市场交易启动。2017年12月,国家决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冲刺“最后一公里”,将创新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工作,湖北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工作。

据了解,2020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市场交易规模、引资规模、纳入企业参与度等市场指标居全国首位,累计配额成交3.59亿吨,占全国33.95%;成交额83.07亿元,占全国57.6%。目前,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正式落户武汉,正在为首批2225家电企办理开户手续,并将于6月底正式运行。

 

(数据来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1年5月31日行情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智谷文化产业园),始终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的路线,践行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

 

产业技术革命,促进“碳中和”。
碳中和目标将倒逼我国产业技术革命,促进传统行业迭代升级。如入驻企业湖北中文在线,有别于传统出版行业做数字出版,不用纸张、印刷等的传统生产手法,亦不要运输、图书馆保存等传统手段,节能高效,减少碳排放。如入驻企业远大住工,是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先行者和领军者,是中国最大的PC构件制造商和PC生产设备制造商,与传统建筑相比,其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具有节水80%、节能70%、节时70%、节材20%、节地、环保的环保特点。

借助科技力量,支撑“碳中和”
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带动一系列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园区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引进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比如有氧化硅气凝胶研究的武汉先进院,该新型材料看起来像一团烟雾,能量大,隔热性,宇航员用它隔热,有代替羽绒服的羽绒的趋势;比如有从事机器人研发的企业哈工大,把科幻变成现实,餐厅,送菜员等工作均可以由机器人取代。比如专注自动驾驶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的环宇智行,东风公司共同研发迭代自动驾驶新技术,实现了L4自动驾驶车型SharingVAN的量产,实现了红旗H9无人出租车的预约试乘。

园林绿化种植,助力“碳吸收”。
乔木灌木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主力。园区在园林设计中大面积绿化种植,种植干径15CM左右的乔木达到1100棵,种植灌木球超过800株,地被草皮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8%,园区在该项上投入远大于其他同类园区,营造美好的园区环境,为“碳吸收”助力。

 

智能化运营,践行“碳中和”。
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能源和交通领域潜力巨大,园区同样可以实现低碳运行。在园区运营管理中,积极践行绿色办公,采用智能化技术确保低碳节能。在中央空调使用中加入分户计量,对能源消耗、空气温度做智能监控调节,减少能源的消耗20-25%左右,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园区照明使用节能环保的LED声控灯,减少能源消耗,LED灯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左右,较节能灯减少40%左右。
未来,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始终秉承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坚持低碳环保,推进节能减排,提倡绿色环保,为 “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智谷”贡献。

 

 

参考资料: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新闻网)2020.9.22
《王忠林赴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调研:全力支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武汉广播电视台2021.4.8 
《6月,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将在武汉正式运行》(长江日报)2021.4.7
《实现碳中和,需科技企业善作善为》|新京报专栏2021.1.18